作者:鄧小平 | 發(fā)布時間:2024年08月09日 | 來源:《鄧小平同志論改革開放》 | 字體放大 | 字體縮小
政治體制改革的一些設想*
(一九八六年十一月九日)
政治體制改革問題,我們還沒有理出個頭緒來。最近我在設想,要本著三個目標進行。
第一個目標是始終保持黨和國家的活力?;盍ν刹磕贻p化有關。幾年前我們就提出干部隊伍要“四化”,即革命化、年輕化、知識化、專業(yè)化。這些年我們在這方面做了一些事情,但只是開始。現(xiàn)在所提出的政治體制改革的第一個目標,并不是三五年就能夠?qū)崿F(xiàn)的,能在十五年內(nèi)實現(xiàn)就很好了。明年黨的十三大要前進一步,十三大還不能完成這個任務,設想十四大再前進一步,十五大完成這個任務。這不是我們這樣年紀的人完成得了的。但是制定一個目標十分重要。哪一天中國出現(xiàn)一批三四十歲的優(yōu)秀的政治家、經(jīng)濟管理家、科學家、文學家和其他各種專家就好了。要制定一些制度鼓勵年輕人,包括教育制度。在這方面,嚴格說來我們只是剛剛開步走,需要思考的問題、需要采取的措施還很多,但是必須去做。
第二個目標是克服官僚主義,提高工作效率。效率不高同我們的機構臃腫、人浮于事、作風拖拉有關。但更主要的是涉及黨政不分,在很多事情上黨代替了政府工作,黨和政府很多機構重復。我們要堅持黨的領導這一中國的特點,不能放棄這一條,但是黨要善于領導。幾年前我們就提出這個問題了,但如何做還沒有考慮清楚。搞四個現(xiàn)代化不講工作效率不行?,F(xiàn)在世界上,人類進步一日千里,速度非常快??茖W技術方面更是這樣,落后一年,趕都難趕上。所以我們必須解決效率問題。當然,提高工作效率不僅是黨政分開問題,還有其他方面的問題也需要解決。
第三個目標是調(diào)動基層和工人、農(nóng)民、知識分子的積極性。我們這些年來搞改革,有一條經(jīng)驗是,首先調(diào)動農(nóng)民的積極性,提出權力下放。農(nóng)村改革是權力下放。工礦企業(yè)也要權力下放,下放到基層,調(diào)動工人、知識分子的積極性,讓他們參與管理,即管理民主化。各方面都要解決這個問題。
領導層有活力,克服了官僚主義,提高了效率,調(diào)動了基層和人民的積極性,四個現(xiàn)代化才真正有希望。
政治體制改革的目標是不是這三條,還是只有兩條,或者還有第四條、第五條,現(xiàn)在我們正在研究。我們黨的十三大也不可能提出一個全面的改革方針,時間來不及,離現(xiàn)在只有不到一年的時間了??赡苁筇岢鲆恍?,一九八八年、一九八九年再提出一些。今天能說的,是肯定政治體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緊迫性。我們過去沒有這方面的經(jīng)驗,還是要摸索前進。
*這是鄧小平同志會見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時談話的一部分。
來源:《鄧小平同志論改革開放》,人民出版社,1989年8月第1版